园区概况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园区简介

园区简介

  • 发布日期: 2024-03-05
  • 访问量:32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是江苏省委、省政府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江苏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内循环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苏州宿迁两市最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个“走出去”项目。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原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以通湖大道为界,以东为现代新城示范区,以西为工业区,规划人口12.2万人,于2006年11月启动。2019年,启动拓园发展,拓园首期规划面积7.75平方公里,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21.35平方公里,以普陀山大道为界,东侧为8.3平方公里精致生活区,西侧为13.05平方公里高效生产区和科技创新区,规划总人口约20万人。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充分发挥苏州、宿迁两地优势,推进产业梯度转移,通过实施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等城市功能的综合开发,把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创新发展引领区、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南北共同富裕样板区和国内一流的区域跨界合作园区。

一、背景及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江苏省“南中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梯度特征十分明显。如何加快苏北振兴、促进协调平衡发展,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1994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2001年又提出“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新方针,采取了挂钩合作、干部交流、对口帮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积极进展。进入新世纪,苏北地区资源优势、发展潜力日益凸显,苏南地区制约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突出,南北合作和产业升级到了十分关键的时期。2006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省达小康,关键在苏北,重点在宿迁”。时任省委书记李源潮指出,苏州和宿迁代表江苏的两个极,要重点帮助宿迁实现更大突破。时任省长梁保华要求,宿迁要扩大与苏州南北合作共建开发区的对接,加大推进对接的力度,为更有力地推进南北挂钩合作,实现区域共同发展,苏州宿迁两市决定紧密合作,共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这一构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2006年11月1日,苏州、宿迁两市正式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11月21日签订商务总协议,12月11日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二、开发管理模式

根据两市协议,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运作以苏州方为主,主要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组织实施开发、建设、管理。组建相对独立、具有开发区功能与权益的管理机构和具备市场运作主体功能、能进行独立投融资的开发主体,实施滚动开发。

(一)组织机构

一是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作为高层协调机构,前期由两市市长共同担任联合主席,2019年10月起升格为由两市市委书记共同担任联合主席,两市市长担任联合常务副主席。联合协调理事会在每年两市党政代表团互访期间召开,负责对园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的决策。二是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双边工作委员会。由两市分管副市长牵头,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和两市开发建设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协调处理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对联合协调理事会负责。三是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宿迁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宿迁市委、市政府行使工业园区内党的领导、经济管理及其他相应的行政管理权,实行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管理模式。

(二)开发机构

开发机构是“江苏省苏宿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由省、苏州市、宿迁市、苏州工业园区按1:0.5:0.5:4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组建,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开发公司受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管委会委托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苏州、宿迁两市支持开发公司的开发建设,并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其实现收支平衡、良性发展。

(三)职能权限

宿迁市委、市政府授权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在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经济管理、环境保护、招商、财政、外事、组织人事等方面,代表宿迁市委、市政府行使省辖市管理职能和管理权限。党工委、管委会内设机构享有与宿迁市对应职能部门同等管理权限。

三、当前进展

开发建设启动以来,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始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两市市委市政府始终不变的倾力支持,得到了苏州工业园区不遗余力的真诚帮助。18年来,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借鉴新加坡理念,弘扬苏州好经验,扎根宿迁新实践,坚持以借鉴、吸收、运用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为工作主线,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区域跨界合作园区”的总目标,埋头苦干、只争朝夕,初步形成了设施、功能比较完善的发展形态和空间,连续13年位列全省共建园区考核第一,实现“十三连冠”。2012年3月18日,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在全省共建园区中首家获批省级开发区;同年6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省先进开发区”;12月,获评省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2012年5月10日,宿迁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学习苏宿园区,推进提档升级”大会,在全市推广园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2016年,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2019年,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两岸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园区。2020年,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获批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安全社区、国家健康社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苏州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2021年,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一)经济发展方面。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从零起步,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成为宿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截至目前,累计实现业务总收入2056亿元,工业企业纳税16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亿元,进出口总额达25亿美元。2023年,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以99名机关工作人员和占宿迁0.16%的土地,完成全市3.4%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的到账外资、3.9%的规上工业增加值、5.2%的企业所得税和18.5%的高技术产业产值,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推进、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基础研究支出、技术合同成交额等反映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相关指标位居功能区第一。

(二)招商引资方面。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精准定位产业方向,坚持与周边开发区错位发展,保持定力、精耕细作,不断做大核心产业、做强核心企业,逐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呈现五大特点,即“5个多”:一是增资项目多。可成科技10年7次增资,总投资达24亿美元;长电科技投资从15亿元追加到100亿元。新建元集团6个项目、苏州创元集团3个项目相继在园区落户,总投资超过60亿元。二是新签约项目多。成功举办苏州宿迁“1+5”共建园区联动发展推介会等专题招商活动13场,新签约苏大天宫、协鑫储能等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86亿元,上述项目涵盖精密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园区主导产业,项目质态好,企业成长性高,为园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三是工业项目多。累计完成投资800多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占比70%。四是外资项目多。累计完成投资28.8亿美元,占工业项目投资的40%。五是苏南项目多。来自苏南的投资占工业项目投资的60%。

(三)开发建设方面。18年来,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工业后商住等”三先三后”产城一体化模式,从一片农田发展成为设施完善的现代新城。积极借鉴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成功经验,目前已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纲领,27个专项规划为实施依据的科学全面的城市规划体系。累计建成17纵17横通车路网68公里,完成全区18.1平方公里范围内”九通一平”投资环境的开发。园区公舍、污水处理厂、苏宿工业坊和生产力中心等一批功能配套设施建成投用。坚持品牌发展,万科、碧桂园等一批知名品牌开发商均是园区主力开发商。借鉴新加坡经验,引进邻里中心“洋品牌”,先后建成明日、阳澄两个邻里中心。以苏州特色文化为主,融入宿迁地方元素的集商业、购物、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苏州街建成投用,获批省级示范步行街。聚焦整体生态环境提升,科学改造中央商务区6块简易绿化地块及健身公园“城市样板”,入选2023年江苏省体育消费场景典型案例,项目位于商住区核心区,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160万元,满足周围群众休憩、娱乐等功能性需求。坚持特色发展,完成《苏州元素设计导则》编制以及商住区环形步道、苏州公园及明日邻里公园提升改造方案。坚持绿色发展,响应“生态大公园”建设要求,率先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省级绿色生态城区高品质建设示范区”(苏北唯一)、国家健康社区。提升发展“含绿量”,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生态指标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9、1/8、1/312、1/20。

(四)社会事业方面。园区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企业按时支付工资率、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保率均达100%。打造优质教育,两市合作共建的品牌学校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南校区于2016年秋季建成投用,北校区于2019年秋季建成投用,宿苏外实验学校于2023年秋季建成投用,目前共有在校师生10000余人,持续引领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和谐关系,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参保率和企业按时支付工资率均达100%,2019年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苏北唯一),2022年揭牌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与创新基地”,协办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研讨会。优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构建“大党委、大工委、大治理”工作格局。规范化推动“社区、社工、社团”三社联动,全力打造新型的社区治理体系。在全市率先建成两个民众联络所,常态化开展“社情民意日”活动,群众自治能力显著提升。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园区人力资源市场,创成全市唯一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促进劳动力在地区间合理有序流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公益性岗位,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特殊困难群体帮扶、退役军人优抚等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五)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实践方面。苏宿园区取得宿迁乃至苏北范围多项争先创优成果,这些工作是园区先进理念的体现,对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上水平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在省共建园区年度考核中,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均位列第一。在发展过程中,苏州宿迁工业园区通过“苏南方传理念、转项目、带资金,苏北方提供要素支撑、发展环境保障”“ 苏南方做到人员、资金、项目三为主’,苏北方确保规划建设、社会管理、政府服务三到位’”的模式,为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先后来到园区考察,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南方周末以及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大公报等国内外媒体对园区进行报道,省内其他共建园区和广东、辽宁、安徽、山东、湖北、贵州等地考察团先后来园区考察合作共建经验,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省南北共建的一面旗帜,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亮点。

2019年,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省内全域一体化”战略,并对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作出了“高质量开展南北共建创新试点”“再建一个苏宿工业园区”的重要指示,批复同意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在全省共建园区中率先开展高质量拓园发展创新试点,并专门出台“十条支持政策”,苏州、宿迁两市正式签订拓园发展协议,新增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首期7.75平方公里),园区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征程。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内全域一体化”决策部署和苏州宿迁两市合作协议要求,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荣光,充分发挥苏州宿迁比较优势,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合作共建,突出主导产业定位、集约集聚发展、生态安全优先、产城融合发展,不断创新管理运营、开发建设、招商服务体制机制,加快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转型升级,凝心聚力推动苏宿工业园区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创新发展引领区、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南北共同富裕样板区,努力争创国内一流的区域跨界合作园区,做好全市高质量发展标杆示范,为全省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用“双面绣”织就新时代共同富裕繁华图。


(2024.3)